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鼻子感知大气臭源浓度。因为他们的存在,大气环境监测多了一道紧箍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嗅辨员用抽样针管抽取臭气样品。
6月16日9时许,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5楼的两间办公室内,9名嗅辨员分成两组。3人在配气室忙着将3个(一组)嗅辨气袋中的两个充入无臭空气,另一个则按一定比例充入无臭空气和被测臭气样品,完成6组嗅辨气袋配气后通过传递窗口送至隔壁嗅辨室。随后,嗅辨室的6名嗅辨员打开嗅辨气袋,轻轻挤压,用鼻子闻试,再将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
“外界对嗅辨员有误解,觉得这是一个职业工种,其实嗅辨只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内容。”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环境监测室副主任孟鑫鑫解释称,当天参与嗅辨工作的9人,均为该中心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工作岗位,中心没有专职嗅辨员。开展嗅辨工作时,该中心根据嗅辨员管理要求及各嗅辨员当时工作状况,抽调人员参与。
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嗅辨员在闻气袋里的气体。
“嗅辨员虽然不是专职的,但从事嗅辨工作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孟鑫鑫说,担任嗅辨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专业考核才能取得上岗证书。只有持证上岗的嗅辨师,其嗅辨结果才被法律认可。
考核内容分为笔试和嗅觉测试。笔试内容主要是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嗅觉测试则要求参加考核人员必须准确分辨出汗臭、粪臭、花香、甜锅巴、成熟水果这5种气味。另外,嗅辨员年龄须在18岁至45岁之间,不吸烟,嗅觉器官无疾病。参与嗅辨工作当天,嗅辨员不能化妆,不能携带和使用香水或香料,不能食用有刺激气味的食物。患感冒或嗅觉器官不适的人员,不能参与当天的嗅辨工作。
“根据工作安排,我们会去采样点位采集样品。”在配气室内,嗅辨员林树勋不停地用抽样针管抽取臭气样品并将其注入嗅辨气袋。
工作人员在采样点位采集臭气样品。
注入嗅辨气袋的臭气样品(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样品),通常按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等梯度分轮稀释。全员嗅辨结束后,进行下一轮稀释。每一种臭源样品需经过至少3轮嗅辨,根据嗅辨结果可测算出浓度值。
“臭是一种人体感官评价,借助人类的嗅觉器官测算浓度是最科学的方式。”孟鑫鑫介绍,嗅辨员的嗅辨结果为臭源样品浓度值,而不是臭源样品种类区分。如果要准确测定臭源成分,需通过实验室分析。据了解,早在1993年,嗅辨这项工作内容就已在我国环境监测机构内“诞生”,目前已有国家测试标准。
“我们经常要连续工作两三个小时,但没有出现过因嗅辨中毒的情况。”孟鑫鑫说,如果一种气体导致人体中毒,其必须达到一定浓度且有足够的暴露时间。嗅辨员闻的不是臭气原样,而是稀释后的样品,且时间短,浓度和时间都在嗅觉器官可承受的阈值范围内。
据介绍,嗅辨员嗅辨的臭气样品,一般是环境监测部门在污染源固定监控点或群众投诉发现某地有空气出现异味后,取样人员前往这些地点进行实地勘查与布点后,按相关技术规范采集样品。采回来的臭气样品,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嗅辨。这也导致嗅辨员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开展嗅辨工作。
“主动闻臭的人,只有嗅辨员。”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颜为军介绍,目前我省具有嗅辨员资格的环境监测人员有近百名。正是他们,用嗅觉为海南的优良空气搭建起了一道防护网。(张期望 袁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