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峰年轻时照片
“1950年春天,18岁的我考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步兵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校学员。”“八一”建军节将至,昨天,治淮新村91岁的马立峰老人向记者讲述了73年前他从老家淮安考到扬州就读步兵学校的往事。
(资料图)
70多年前
第十五步兵学校设在扬州
1950年春天,当时是淮阴(如今的淮安)淮海一中的高中毕业生的马立峰,从《苏北日报》看到一则第十五步兵学校的招生启事,就去报名参加了淮阴军分区的考试。“记得当时考了语文、政治、时事和数学,很快就收到录取通知书,体检过关就来扬州报到了。”马老回忆,“入学就有军籍了,我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军人,家里也很快就收到一张革命军人家属证明书。”
第十五步兵学校的校址在扬州天宁寺和重宁寺。“我在步兵学校的三大队,有1000多名学员,三个大队一共有3000多名学员。”马老回忆,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早晨出操,白天上课、训练、爬障碍、步枪实弹打靶,晚上开班务会(生活会),每人要做自我小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当时百废俱兴,步兵学校的条件还很简陋。“没有课桌,我们就在教室里席地而坐。我们的宿舍是在天宁寺院子里用毛竹搭建的平房内,睡的是大通铺……”马老回忆,尽管如此,同学们都很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
学员早晚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马老回忆,步兵学校的宗旨,就是培养一批能文能武、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战士。他入学不久后,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步兵学校学员早晚结队集合必唱歌,开始唱得最多、也最激昂的有两首歌,一首是《我是一个兵》,另一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因为我们还是军校学员,学校没让我们报名奔赴前线,也不要求我们捐款。”马老说,但是同学们满怀报国之情,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军事知识。
老人感慨,70多年前的步兵学校生活非常艰苦,但他们始终保持着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一腔热情。
学校生活艰苦
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虽然步兵学校生活条件艰苦,学习训练辛苦,学员们却过得很快乐。“学校是个温暖的大家庭,从大队长到中队长、区队长,以及同学们,大家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马立峰翻看老照片
“有一次,父母从老家来学校看我,回家时将所发路费不慎丢失,无法购买车票,他们十分着急。那时每人每月津贴费四万元(旧币),只够购买牙刷、牙膏、肥皂等生活必需品,大家基本都没有余钱。但知道父母丢失回家路费的事后,同学们纷纷相助,不少战友都掏空了口袋,硬是给父母凑足了路费,让二老顺利返家。我永不忘这难得的同窗情,战友情……”
时光飞逝,当年的18岁的青春小伙已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马立峰老人常常想起73年前来扬州上步兵学校的情景。在军校里虽然只上两年学,马立峰后来转业到华北兵工局,工作了大约一年后,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学成回来被分在第二工业机械部下属的扬州电动工具厂工作。
采访的最后,老人说:“当年的同窗、战友、如今健在的也与我一样,都是九旬老人了。如果他们能看到这篇报道,希望和他们重叙旧情。”如果您的父辈、祖辈也曾是扬州第十五步兵学校的学员,也想和马立峰老人回忆那段峥嵘岁月,可与本报记者联系,电话18952781849。
记者 张庆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