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谷”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合作项目,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一张“金名片”。2013年,安徽专门组建了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安徽省信投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工作。近日,安徽省信投公司高级副总裁毛媛媛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解读“中国声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海证券报:十年来,“中国声谷”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相关资料图)
毛媛媛:安徽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省发展的重要位置,率先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智能语音领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孵化培育出以科大讯飞为龙头企业的人工智能产业。为进一步实现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跨越发展,安徽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部省合作共建”,2012年,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安徽语音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 201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部省共同推进安徽省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并在安徽省经信厅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政府每年召开部省联席会议,每5年签署部省合作共建协议。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人工智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为推进上述战略,2017年9月,安徽省政府发布《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2021年7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中国声谷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和《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持续推进“中国声谷”建设。
上海证券报:在“中国声谷”建设过程中,有哪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毛媛媛:安徽省政府出台专项政策对国家级产业基地进行扶持,出台了支持“中国声谷”建设的若干政策。每年安徽省、合肥市共有8亿元资金用来支持“中国声谷”的企业。从企业创立初期的房租,到研发阶段的研发费用,再到市场推广,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中都能获得支持。
各方协同资源推进“中国声谷”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专项产业政策。2017年至2022年,省市共统筹专项政策资金超过34亿元,支持超过2600个项目建设,支持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认知智能、自然语言等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取得突破并持续保持国际领先,促进智能语音技术在教育、广电、汽车、家电、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研发及产业化。同时,我们也设立了规模50亿元的专项基金来支持园区企业发展。另外,配套银行担保机构,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比如建行、农行出台了相关信贷项目。
上海证券报:未来,“中国声谷”将如何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毛媛媛:现在ChatGPT很火,其实它是机器学习加自然语义理解的一个综合性的产物。它把很多的知识都综合在里面,这在技术上叫自然语义。
人工智能是个广义的概念,现在我们理解的人工智能属于AI+,是人工智能的赋能,比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未来,围绕日常生活,从最简单的语音、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手势识别,再到更深层次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将赋能各个应用领域。
未来,“中国声谷”将在各方协同推进下,围绕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这两大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我们希望结合企业的研发技术,使人工智能落地实际应用场景。我们将按照不同的细分应用场景去跟踪企业,针对一些龙头企业的落地,与其相关的上下游配套或者合作企业,“中国声谷”会精准地将产业链完善起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