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某平台热搜爆料,网传某大厂对35岁+,没有升迁至总监的员工开始批量劝退了。无独有偶,拼多多也被爆出某岗位的招聘要求30岁以下。
(资料图片)
自己进入互联网行业已经十年有余,以前的很多同事现在基本都30+或35+。慢慢地,他(她)们当中有些人离开了互联网行业,也还有些35+仍在互联网公司浮沉。今天咱就聊下一个经常上热搜的年纪——35岁。
有人会问,现在互联网还容得下35岁以上的人吗?为什么会这样问,因为现在这年头,互联网行业让大家觉得,人过了30岁行将就木了,过了35岁就彻底完蛋了,特别你还是一个大头兵。35+岁,很尴尬的年龄段。意味着无法考公进体制内,大厂裁员名单首选。单身的话,在相亲市场上行情堪忧,连看破红尘想出家都达不到条件了。
我经常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大厂同事、朋友聊天。这些朋友中有单身的、结婚的、没钱的、小康水准的。他(她)们对当前状态的最大感受,过了35岁是真的蛮辛苦的,比25岁还辛苦。
如果你在大厂,35+岁没有达到对应的职级,那么在这家大厂也许就走到头了。以我所在的阿里为例,员工年龄与层级的正常适配应该是:24-34,p7及以上;35-40,p8及以上;40以上,p9及以上。要知道从2019年开始,互联网大厂招聘圈就隐约划出年龄线。不管你是来自清华、北大,还是常青藤级别的海归,年龄若是过了红线,HR首先得掂量掂量。一些大厂的团队简介里,更是将“团队中的90、95后占比”作为重要卖点。
在字节跳动2019年公布的官方数据中,该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7岁,90后员工占比为63%,80后员工占比34%,60后和70后只有3%。且在一线leader中,有50%是90后。
提到字节,不得不提一位在字节工作的好朋友对互联网35岁+现象的看法,他在字节是名小Leader,今年27岁。他说了很多,我大概总结以下几点:
1、指挥不了。他自己是95后,如果来了一个80后,他认为不好管理。
2、混日子的居多,他遇到过几个技术一般,要价可不低。而且中年容易被家庭所累,无法全情投入。也怕拖累团队绩效。
3、即便遇到技术好的,他更不愿意。如果技术很好,招你进来做我老板吗?或者挑战我的权威怎么办。
4、无法画饼(pua)了。这些人都是职场老油条了,你画的大饼和pua手段对人家无效。
5、大多数时候,团队不需要特别牛逼的技术,能用就行。至少他在面试的时候,绝对不是录取技术最好的,要看眼缘(听话)和能过得去就行。
上面这位字节朋友的说法,你怎么看?我感觉应该是大厂里面大多数人的看法。上周和前公司的一位同事聊天,我帮忙给她内推自己团队的职位。她感谢我,特意请我吃饭顺便叙叙旧。她是985研究生毕业,安卓开发,今年35岁。她说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自己想象的更严峻,她投了好几家简历,大部分都是年龄因素被pass。搞得她很郁闷,甚至后悔毕业就进入互联网大厂了。她的同学当中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进国企......。她当时不以为然,现在则是羡慕不已。
她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混迹于互联网公司这么多年,心中十分清楚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却不知迈出这扇门后要何去何从,自己很迷茫,只能是走一步说一步。”她的这句话,何尝不是说给我自己的(微信截图和部分文字来源于网友hhh)。
自己今年34岁,离35岁还有一步之遥,虽说不是大头兵,职级也不算低,但心中隐隐有种不安感。35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黄金压力期,精力势必要被分散,尽管有那句“正是因为有压力,工作才会更拼命”,但也不过是给自己打鸡血的一种催眠。对于企业来说,它不是慈善机构,35岁精力肯定没有20出头的小年轻拼的来,无法日日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更无法通过频繁透支来换取“目标与成就感”。
曾经我的领导(P10级别)提到他是如何度过所谓的35岁中年危机。他说了9个字:做好人,提能力,拓人脉。
对此,你认同么?
文字| 陈玉华 编辑|思齐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