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治理,既关乎民众生命安全,也关乎城市公共安全。
(相关资料图)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规范》近日公布,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的一般要求、运营与服务管理要求、评价改进等方面进行规范。标准实施后,将逐步推动北京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口统一接入市级管理平台,为近500万辆电动自行车提供安全可靠的充电服务。
此次,北京专门出台文件,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章立制,特别提出将其接口统一接入市级管理平台,为充电安全和充电设施上了保险,从全国层面看,也是走在了前列。其实,这也是北京持续完善电动自行车治理,提高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有力体现。
超大型城市治理,机杼万端,宏观政策的制定需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在微观层面的设计上,更要不弃微末、便民利民。任何一个细分领域的小问题,乘以足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频密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可能导致危及社会安全的大事件。
具体到电动自行车而言,其在给民众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面临改装、充电、超速、违章等诸多问题。
近500万辆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一方面说明电动自行车已成为首都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某种程度上,作为家用汽车和自行车之外的第三种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既解决了一些上班族的通勤问题,也是城市外卖、快递正常运转的“刚需”;另一方面,如何综合治理电动自行车,也考验着这座超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因此,北京一直将电动自行车的治理,纳入城市治理视野内考量。从《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立法遏制电动自行车乱象,严查非法改装、拼装、解速、调速,到此次规范出台统一充电设施管理,建立数字化充电中台;从明确将电动自行车在社区充电纳入“居民生活用电”类别,到禁止其“进楼入户”……一个个专项治理行动启动,一系列规范标准出台,持续发力、严查细排,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不过,也要看到,由于电动自行车庞大的体量与复杂的使用场景,对其治理还存在一些盲点与短板,管理好近500万辆电动自行车,需要在治理手段上继续升级。
相较于汽车而言,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在路权分配上也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但与自行车相比,其速度和动力又明显不处于一个“层次”。由于非机动车道一般不会安装闯红灯监控,这就使得电动自行车有了在马路上“任性”的“底气”,能否严守交规,有时候全靠有无交警“看守”。
如何让公交车、私家车、电动自行车以及自行车都能各行其道,且秩序井然,而在并不遥远的未来,甚至无人驾驶车辆也将行驶其间,这就既需要系统性思维和科学谋划,也要在手段和方式上不断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且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
随着智能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交通也势必转向立体出行服务体系。北京正在推进的智能交通车辆监控平台和“全息路口”建设,能够将路面实时交通信息尽收眼底,“智慧交管”也可随时提供动态监管和服务。
而电动自行车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也可根据其“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特点,以数字赋能,从上牌登记环节就让每辆车拥有“专属ID”,如此后续骑行、充电、维修、回收等都可处于实时监管状态。
在制度层面,也可考虑将政府监管部门、市场主体、物业等多方力量整合,划定责任边界,形成治理合力。
总之,多一些系统思维,多一点创新手段,民众出行就更有安全感。